研究了十几本菜谱,我终于找到了鱼香肉丝的最佳做法!一村民在荒郊发现一辆白色轿车,车内坐着4人,吓得他赶紧报警…
XX少许、XX若干、XX适量……菜谱里这些模棱两可的描述,让每一个追求美食的人抓狂不已。
虽然很多菜都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做法,但那些不精确的描述确实很不方便实际操作,那有没有可能用科学的方法,摸索出一个最佳的、量化的、也方便大家实践和改进的配方组合呢?
笔者还真的做过这方面的尝试,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一下,这次挑战的菜名字就叫做:
鱼~香~肉~丝!
我翻阅了十几个新老菜谱,炒了十多斤肉丝,实验了各种调料比例和配菜组合,终于试出了一个合适我自己的最佳做法。
图库版权图片,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
当然,一个人有一个人的口味。我的配方未必是你最喜欢的。但是根据我测试的原理和方法,你一定也可以试着找到你最喜欢的配方。
鱼香肉丝,真没有鱼……
这道菜为什么叫“鱼香”肉丝呢?因为四川人民做鱼习惯用泡二荆条、姜蒜、糖醋来调味,久而久之,就把这个复合的味道和鱼绑定在了一起,后来用同样的调味料来做别的食材,就好像也能尝出鱼的味道,于是形成了“鱼香味”这个经典的川菜味型。背后的原理是味觉的记忆与联想。除了肉丝,鱼香味型做茄子、豆腐、杏鲍菇也都很合适。
我从能找到的菜谱和视频里,选了食材用量比较详细的 7 个,进行了归纳总结。包括 5 本四十年前的老菜谱,一本新菜谱,和王刚老师的视频。
这道菜按食材结构可以分为三个部分(你看,确实没有鱼):
主料(肉丝+码味)、辅料(葱、木耳、笋)和鱼香汁。
图片来源:作者提供
对于肉丝的处理有两个流派,有的菜谱放一点肥肉,也有人用纯瘦肉。
鱼香汁原料的种类比较统一,泡二荆条是核心调味料,但是用量差得很多,糖醋的比例从 1:1 到 2:1 都有,普遍是糖比醋略多。排除明显不太靠谱的 1972 版《四川菜谱》,姜蒜的用量也是 1:1 或者蒜更多一些。料酒只在少量菜谱里出现,而味精直到近些年才用到鱼香肉丝里。
配菜则是差异最大的,既有除了葱什么都不放的版本,也有木耳和笋两种比较常见的配菜。还有豌豆尖这种乱入的选手。北京的鱼香肉丝甚至还放青椒和胡萝卜,这其实和过去蔬菜的季节、地域性都有关。
了解了基本的原料组成,接下来咱们来看看这次需要测试并量化的部分。
糖醋比例
首先,咱们来看最核心的鱼香汁调配。鱼香味型的基础是咸、辣、酸、甜四个味道的调和。咸味是根据食材走的,辣的耐受程度因人而异。鱼香味型中最值得探究的,是糖与醋的比例。
我们做了五份酱汁,姜、蒜、泡椒、酱油、水和淀粉用量相同,白砂糖和陈醋的比例分别从 2:1 到 4:5。空口尝起来差异还是很明显的。用这些酱汁,在控制同样温度的前提下,炒 50g 肉丝。品尝味道发现,2:1 太甜,4:5 过酸,中间三档都在“鱼香味”的范畴内——我个人更喜欢 5:4 的版本。
但是,比例其实不是酸甜问题的全貌。要想深入的理解鱼香味型的核心,我们首先要厘清两个相近的概念,绝对酸度与相对酸度。绝对的酸是pH值,而相对的酸指的是酸甜平衡。
我先做了 5 个糖醋溶液,在 30g 白醋里把不同数量的白砂糖搅拌至完全融化。这 5 个样本绝对酸度一样,pH 值都在 2.5 和 2.6 之间。但是相对酸度不同,不加糖的纯醋样本非常酸,而加了 10g 糖的版本像饮料一样酸甜怡人,加到 40g 糖的样本不仅非常甜,甚至还有点腻。这是因为,酸、甜这两个味道不是彼此独立的,而是此消彼长、相互制衡的关系。糖不会降低 pH 值,却能降低我们对于酸的感知。
我们再把 1:1 的糖醋溶液加入纯净水稀释成 4 个不同的浓度。这回,四个样本的相对酸度一样,但绝对酸度不同。再去品尝,这些样本呈现出了从清淡到浓腻这些差异很大的味觉感受。
所以,在做鱼香肉丝的时候,我们不仅要考虑酸、甜之间的配比,也要考虑“酸甜”作为一个整体与食材的比例,也就是绝对酸度和甜度的差异对风味带来的影响。
在中餐烹饪中,会用小酸甜、大酸甜来描述这个比例。鱼香、宫保味型都属于小酸甜,糖醋味型则属于大酸甜。那么,这个比例的界限在哪里呢?
我们用 5:4 的糖醋比例调成糖醋汁,选取六份码味过的 50g 肉丝,控制其他调味料的用量,再加上 5-30g 六档糖醋汁和 10g 的芡汁。品尝之后发现,糖醋汁最少的样本咸鲜感重,不太有酸甜味,而糖醋在食材重量的 10% 到 15% 的区间,才是我们所认知的鱼香口味。超过 25%,就更接近糖醋的味型了。
如果一份鱼香肉丝总共是 300g 左右的原料,那么糖醋汁的总量就应该在是 30-45g。白砂糖和醋的密度都很接近 1g/mL,是可以用体积来测量的。我用的的小瓷勺,容量大约在 8-10mL 左右。也就是两勺略多的糖,两勺略少的醋。(你可以用厨房电子秤先测量推算一下自家小瓷勺的容量,方便确定用量)
泡椒和姜蒜
泡辣椒作为核心调味料,该放多少呢?我测试了 5% 到 20% 的四个比例。建议至少要到肉丝重量的 10%,鱼香味才算成立,如果能吃辣,建议用到 20%。算下来,一份总量 300g 的鱼香肉丝,可以用 50g 泡辣椒。注意,这个用量是不含泡椒汁、辣椒蒂和辣椒籽的。
蒜和姜,我也做了用量和比例测试。我个人更喜欢样本 4,也就是蒜比姜多,整体下料比较猛的风格,蒜和姜加起来达到食材重量的 10%。很多时候,大家做不出餐厅的味道,就是下料不够狠。对鱼香肉丝这道菜来说,盐和酱油这些含盐的调料要谨慎,而其他调味要敢下手,会好吃很多。
图库版权图片,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
对于这三种鱼香味型必需的调味料,既可以切末,也可以用石臼或是榨汁机搅碎。搅碎更出色、出味儿,同时不会有嚼到姜蒜的口感。大家可以根据个人习惯来。我一般会把辣椒和姜捣碎,蒜切末,保留一定的口感。
醋、盐和勾芡
对于醋的种类,我实验了四川保宁醋、山西老陈醋、镇江香醋、意大利黑醋以及混合醋五种,他们的酸味来源各不相同。醋对酱汁风味的影响比我想象中要大。保宁醋风味并不突出。江香醋风味清新,很不错,而老陈醋和意大利黑醋都非常推荐。如果有条件的话,可以尝试陈醋和黑醋混合使用。
我还研究了勾芡的浓度。我的建议是用土豆淀粉,土豆淀粉要比玉米淀粉更粘稠。我们每 100mL 水加入不等量的干淀粉,搅匀之后加热,会发现1.25%的淀粉水比较接近浓汤的质感,5% 的芡汁过于粘稠,还是 2.5% 比较合适。
土豆淀粉的密度比水低,20g 土豆淀粉的体积差不多要 30mL。实际使用的时候,我们用 1:1 的体积比例调制成 40% 的水淀粉,目的是让淀粉提前吸水,不易结块。
对于勾芡的浓度大家各有喜好,芡汁最少需要 20g;如果你喜欢拌饭的话,上限也不要超过 100g。我一般用的芡汁有 60g 左右。考虑到食材出水,需要水淀粉 7g 左右。
勾芡的介质,我尝试了纯净水、自己熬的猪骨高汤,还有浓汤宝勾兑的高汤。由于浓汤宝含盐,3 号样本我相应调整了咸度。品尝之后发现,2、3 比 1 好一丢丢,但是区别非常有限,而 2、3 之间我完全吃不出区别。
最后,来说一下咸味儿。这道菜里咸味来源比较多,包括盐、酱油和泡辣椒。酱油的咸度大约是 15%(即含盐量 15%)。而根据钠含量推测,泡辣椒的咸度是酱油的 1/3。我们知道,盐的用量是根据食材的量走的,无论什么菜,总的盐量都应该是食材重量 0.7-1%,咸度才比较合适。这道菜里食材的总量大约是 300-350g,所以总共需要约 2-3g 盐。要达到这个数量,直接放 1g 盐就足够了,因为酱油一般还要用 10-15g 左右,也就是 1 勺到 1 勺半,这要根据泡辣椒的量来增减。
主料
鱼香肉丝的主料当然是肉丝。
对于肉丝,大家关心的问题是如何让口感更嫩,而且炒起来不粘锅,还可以尽量少油。首先,从部位来说,我选择里脊、通脊和后腿这三个部位——这三个部位嫩度是递减的。猪肉洗净,观察纹理。里脊要顺丝切。通脊或是后腿可以斜丝切。
切丝最重要的一步是先把刀磨锋利。从顶部水平运刀切片,再把肉摆整齐,切成横截面约 3mm 见方的丝,川菜术语叫做“二粗丝”。其实咱们家常炒菜,均匀度要比粗细更重要,切成你能力范围内比较细的丝就可以。
如果你喜欢特别嫩的肉丝质感,可以试试用碱来处理。每 100g 肉用 1-2g 食用碱或小苏打腌制 5 分钟,再洗干净即可。
不用碱的话,如何提升肉丝的嫩度呢?
首先就是打水。原理是加盐之后肌肉之内可以容纳更多水分。我们选用等量的肉丝,分别尝试不打水、打入 10g 清水、蛋清和高汤一共四种做法。上浆再炒出来可以观察到,不打水的版本会很快发生美拉德反应,肉丝就容易变柴了。打水之后就好很多。而蛋清并没有风味和质感的优势,但更容易上色。高汤也没有显著的风味加成。
其次,就是上浆。原理就是用淀粉糊做缓冲,把肉丝和热油隔开。上浆一定要选择玉米淀粉,如果用土豆淀粉,很容易粘连。我尝试了 5 种不同的淀粉用量。肉丝重量的 2% 可以很好的保留肉的口感,越多就越滑嫩,但超过 10% 肉味就太淡了,而且会让肉过度粘连。200g 肉丝,大约需要 4g 淀粉,也就是这么多。
炒肉丝的时候,很多人怕粘锅、滑不开,所以只好多加油 ,而油加多了又特别腻。其实,粘锅与锅具选择、油量和油温都有关系。
我用两种锅具做了实验。对于铁锅来讲,预热非常重要。只有达到 180 摄氏度,铁锅才能形成不沾的效果,肉丝炒出来也比较嫩。而 120 摄氏度、150 摄氏度都会有粘锅的情况,肉丝炒出来也比较老。让我惊讶的是冷锅冷油滑肉丝,反而不太粘锅,口感也不错,可能是类似低温慢煮的作用。这和给肉丝封油好滑散是一样的道理——新手可以尝试一下。另外,肉丝如果从冰箱里拿出来的,一定要注意先回温再来炒,否则会迅速降低锅温,也很容易粘锅。
对于油量我也做了实验,基本需要 20g,才能让 50g 的肉丝不粘。油量会影响烹饪时间(进而影响口感),对于味道倒没有什么直接的影响。
相比之下,不粘锅的效果非常优越。喷 3g 油的时候还略有粘连的情况,只要有 10g 油,就可以完全不粘锅。油温的要求也不是那么高,150 摄氏度也完全没问题。
所以说,铁锅炒肉丝的确有一定难度,建议高油温,油量也多一些。而不粘锅炒肉丝非常简单,成功率接近 100%,又省油,对新手也特别友好,强烈推荐。
此外,我还尝试了纯瘦和加入 15% 左右肥肉丝两种做法,个人还是喜欢纯瘦肉在鱼香汁里的味道。你也可以根据个人口味来选择。
辅料
最后,就是关于配菜的探讨。葱由于最后才加入,并没有和姜蒜辣椒同炒,所以我倾向于理解成辅料而不是调味。各个菜谱中用量都比较大,我看视频学习的时候,发现用大葱小葱的都有。
值得一提的是,很多重庆博主在视频里说的大葱,和北方的大葱很不一样。四川的朋友告诉我,这个叫做葱黄。直径接近小葱,但白绿比例像大葱。尝起来葱黄辛辣感强,甜感比较弱。我们用等量的葱黄、山东大葱和小葱来做鱼香肉丝,发现,由于葱黄的质感非常紧实,所以在菜里很有存在感,像是一个葱味儿的爆珠,非常有意思。如果没有葱黄的话,用小葱还是大葱就见仁见智了。
而木耳、青笋、冬笋这些常见配菜,其实主要的作用是丰富口感,不影响核心味型。木耳弹牙,而青笋、冬笋都是脆的。北方以前蔬菜种类少,所以会用胡萝卜、青椒来提供脆度,我认为也无可厚非,并不影响鱼香味型的本质。大家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来。要注意的是,配菜的用量不要太多,总量别超过 100g,而且要注意蔬菜出水,影响勾芡。
最终方案
好,接下来,就是我最喜欢的鱼香肉丝做法:
180g 里脊肉切丝,加 1g 盐,5g 酱油,抓粘,再少量多次打入 20mL 左右的水。加入 5g 玉米淀粉,再来 20mL 清水,最后加 5mL 油。
切 15g 小葱,木耳、冬笋各来 40g,都切丝。泡二荆条去蒂、去籽,切碎再打成泥,一共 50g 左右。
30g 大蒜切末, 15g 姜磨成茸。20g 白砂糖、16g 混合醋、2g 浓汤宝冲泡 50mL 清水、8g 酱油、7g 水淀粉,搅匀备用。同时兑入捣姜和辣椒的汁水。
如果你的笋和木耳切的太粗,可以考虑提前焯水,我更喜欢生脆的口感,所以不焯。
不沾锅烧热,加入 30g 左右的菜籽油,刚好覆盖锅底。烧至 180℃,加入肉丝之后迅速划散,但不要着急翻面,油温上来之后再来翻炒。肉丝变色,立刻加入泡辣椒、姜和蒜,爆出香味,15 秒左右,立刻加入配菜。再炒 15 秒,碗芡搅匀,分两到三次缓慢加入,以防锅温降低太快。芡汁浓稠,加入葱花,立刻关火出锅,装在预热的盘子里。成菜颜色红亮,芡汁浓稠,把调味料都裹在了肉丝上。这个油量比传统版要少很多,味道更清爽,酱汁酸甜鲜辣,是我心中最完美的家庭版鱼香肉丝。
虽然做菜并不像搞化学研究那样,需要使用非常精确的分析天平来称量各种要“下锅”的物质,但通过这次小小的尝试,我们仍然可以看到,通过量化各类食材来做实验,能够更高效地让我们搞清到底怎么做更好吃,而得到的结果也能更方便地为其他朋友所用。
最后再说明一下,本文的主旨和测试目的,是为了弄清鱼香肉丝口味构成的要素,以及如何获得一个自己满意的制作配方。所以,本文不构成任何营养学层面的建议。美味很重要,健康饮食同样重要。
相关文章
- 25道饭店经典菜谱,道道都美味,以后请客再也不用去饭店啦
- 原创 “不看菜谱看兵法”:美国煽动菲律宾在南海搞事,想给台当局解围
- 元宵节收藏这些美食菜谱,你就是大厨,饭菜和生活一样有滋有味
- 列车大厨老徐和他的“定制菜谱”(众生相)“姑娘一看就服过兵役,腰间的痕迹说明了一切!”哈哈哈哈哈哈~
- 列车大厨老徐和他的“定制菜谱”丁嘉丽:看有色录像,沉迷男女之事,管不住下半身终铸成大错
- 年夜饭大比拼!看这些创意菜谱如何征服全家人的胃12岁被千万人表白“等你长大”,如今看到29岁的她,网友沉默了
- 锦绣中国年|三位台青的除夕菜谱:烟火之气叙乡情 “台味”“陕味”总相宜要求中国人向世界道歉,被央视开除的阿丘,如今的现状咎由自取
- 快来看,好吃好便宜的营养菜谱把刘涛抱在怀里,有谁注意到他手上的小动作,人品如何一目了然。
- 2月,推荐5道滋补菜谱,吃出健康,暖心过倒春寒!39岁文章一头白发,与女儿合照显老态,马伊琍成就了他,也毁了他
- 不知道吃啥的看过来了,这42道菜谱随便选选!
发表评论
评论列表
-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,赶紧来抢沙发吧~